水果、花朵、物與其它

3/10 (Sat) - 4/7/2018 (Sat)

蘇尼爾▪高帝、李足新、宋曉明、廖建忠、鍾順龍、周珠旺、黃博志、秋山泉、李吉祥、于軒

蘇尼爾‧高帝
1960年生於印度孟買,現為印度最受關注的當代藝術家之一,曾獲邀參加2009年威尼斯雙年展。作品長年來關注現實與感官之間的殊異、連結與延伸,透過雕塑、繪畫及動力裝置來表達自我,藉由軟/硬、柔/銳、有/無、理性/感性等極具視覺衝突的二元對立手法,突顯出生命本質的荒謬、矛盾與對立。即使藝術家使用多變的材質及藝術形式,仍無一不延續他獨特的風格,呈現俐落且乾脆的美感。作品常取材自生活中平凡無奇的現成物,如燈泡、雨刷或放大鏡,高帝試圖從這些日常物件的物理性、尺寸及材質中探索最深層的可能性。他同時也是一位充滿詩意的藝術家,善於轉化物件本質並帶入一種隱喻性的張力,其作品語彙不受地域、文化限制,既在地又國際化,表現手法融合科學與感受性,幽默、風趣且饒富哲理。

李足新
1966年生於臺灣新北,1994年畢業於美國密蘇里州芳邦大學藝術研究所,現任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所專任教授及毓繡美術館館長。李足新繪畫表現真實與幻覺互襯的微妙關係,畫作中無論是人、事、物的主體,皆被細膩的光影所俯照,在古典的色彩光暈裡,那樣的光線有如造物主般賦予畫面主體生命力,使其形象及質地表露無遺;但主體所在的空間背景,往往幽暗而寂寥,彷彿在無盡的黑暗當中呢喃。從早期以皮箱做為自傳式的借物抒情,到透過老農與老兵的刻劃來對台灣社會的一代歷史致敬,藝術家的創作一方面呈現自然而寫實的畫面,卻又富含隱喻,創造出超現實的夢境與劇場氛圍。自個人生命經驗出發,藝術家在對存在處境的探詢中寄寓人文理想,實踐對於人性普世價值的關懷。

宋曉明
1967年出生於臺灣花蓮,2008年完成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當代藝術學院視覺藝術博士學程。宋曉明的繪畫題材與元素皆來自於工作室裡輕易可得的材料,從這些原始材料中,透過其本身的質感與特性,試圖尋找它們所能被呈現的詩意或美感,例如:棉布、膠帶、紙片……等,結合碳粉、鉛筆、壓克力與油墨,經過重新的安排及藝術手法的轉換,這些素材能表現各種視覺形象,並在觀者的心裡發生不同的影像投射與聯想。宋曉明作品所呈現的影像都是虛構的,作品中栩栩如生的觸感,在在吸引觀者立即進入一個視覺上的實體世界。然而,這些影像都只存在於二度空間,視覺上所產生的虛幻,正好揭示了我們對於事物表面無意義的執著與認知。藝術家企圖以個人對現實的詮釋,超越傳統寫實主義形態的限制與敘述性的描繪,傳遞物件有形的真實觸感同時顯明抽象的特質。

廖建忠
1972年生於臺灣臺北。1996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廖建忠近年創作主要以其過去十幾年於木工領域所磨練出的夾板處理技巧應用於作品中,透過精細木作功夫,巧妙地模仿生活中常見於都市各處的機具或車輛等,以逼進真實的描摹呈現原物件的各項肌理與質感。作品遊走於擬仿物與真實物之間的模糊曖昧,原始物件有著各自存在的功能及象徵,模仿物的功能消失使得象徵意涵被放大。它的精雕細琢成為固執的抗爭,以木材為媒材的特性帶出一股質樸老實的反叛,觀者從稀鬆平常的觀看中信以為真,到察覺受騙而驚呼,此過程正是藝術家企圖透過物件的模仿再現,刺激人們審視習以為常的環境,喚出被模仿物件背後所指涉的個人生命敘事,並帶出各項社會關注。

周珠旺
1978年生於臺灣屏東,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周珠旺創作的思考核心一直以「家」為主,從生活周遭的物件,到珍愛的兒子出生後,孩子的形象與孩童玩具也同樣成為畫家筆下的主題。對於鵝卵石的描繪起源於周珠旺自幼便幫忙家裡,每日早起撿拾鴨蛋,甚至每天要撿數千顆這些脆弱的易碎品,無形中訓練他可以承擔這種長時間重複動作的耐心,用點描法創作的寫實繪畫「砂石系列」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藝術家對於原始的石頭情有獨鍾,以近似修行的精神,透過綿密無盡的細緻筆觸,將生命中重要的吉光片羽收藏封存於畫作之中。對周珠旺而言,每個物件、每件事情,都是值得紀念的瞬間,雖然是稍縱即逝的片刻,但他反而耗費大量的時間在畫布上琢磨,並永恆地銘刻在心上。

黃博志
1980年出生於臺灣桃園,2011年完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學程。在黃博志多元化的藝術實踐中,他著重探討的是有關生產、農業、製造業、消費等議題,並以此為基礎進行政治經濟層面上的批判。他作品中的視野以廣泛而宏觀的貿易、交易為背景,剖析複雜的產業結構,並沿著它不斷地向下深入,最終著眼於一個個參與這一結構的平凡個體。在他的計畫中,黃博志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他以家族身份考察並撰寫母親的故里和家族成員的故事,他以生產者的身份在田地裡種植檸檬樹,他以組織和執行者的身份起草、規劃著計畫的遠景,同時,他以藝術家的身份調用著藝術世界的體系和資源。這些計畫在成為我們的觀看對像之餘,也正在發揮著它們自身的持續性和潛在的社會意義。

秋山泉
1982年出生於日本山梨縣,2009年取得東京藝術大學藝術碩士學位。她的作品以繪畫主題的在場為主要訴求。靜物畫是藝術家最擅長的特點,主題通常是白色瓷盤、茶壺、花瓶、蠟燭或是窗簾等等。每一件作品都在同樣一個空間中呈現,而產生寂靜、緩慢、安寧且柔和的時間感,在統一中導向一種沉著的氛圍。秋山泉透過賦予繪畫流動感,使得作品質地非常接近真實。她捕捉到繪畫/對象的二元本質,並且忠實呈現它。此外,藝術家力求作品的簡化,取消所有非必要的訊息,並反思空間與主體之間最理想的和諧狀態。這些作品的特點是沒有畫出主題的輪廓,繪畫主題就像船艦停泊一般被放置於背景之上。這在日文中稱作「ば」(Ba),意思是「場域」。藝術家是透過傳統中國水墨與日本繪畫中常見的「余白」(Yo-Ha-Ku)—也就是「留白」或「負空間」的技法,去處理和安排這樣的空間再現。

李吉祥
1983年生於臺灣南投,2010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大學時期開始以寫實繪畫做為創作主軸,藝術家深受窗花玻璃的視覺效果吸引,窗花玻璃為臺灣1960年代住宅中常見的裝潢材料,但隨著時代變遷,逐漸被透明且反光性高的平面玻璃取代,如今已難以覓得。對比現今不斷演進的影像技術,高畫質視覺的細膩擬真影響了整個世代的觀看習慣,窗花玻璃因其圖樣質地所引出的視覺距離感,產生出隔離在畫面之後的時空暗示,反而使觀者的想像力得以介入,進而反思自身所處的時代,感受物象之外的氛圍。創作始於自現實中隨機做場景的寫生取樣,運用油畫技巧將透光窗花背後的人與物完整記錄,而後逐漸以窗花玻璃做為鏡頭,透過此介質述說更多的想像與故事。

于軒
1984年生於臺灣臺北,創作之初即曾入選日本高校國際藝術美術獎,作品曾多次展出於日本、韓國。于軒以大量個人生命時間的投注,雕琢淬鍊出對美感的讚嘆,試圖在觀看之中經驗永恆。運用極細膩的寫實手法所描述出的「溫室」系列,或許是殘缺的羽翼、破碎的物件,與刻意處理過的巨大鏽蝕鐵件結合,產生出一種嬌柔與剛硬材質間的畫面衝突,如此巨大且堅固的鏽鐵彷彿是鐵甲騎士,呵護著極其脆弱、稍縱即逝的「美」。然而看似寫實的生物與物件,其實都是由藝術家所虛構出來、不存在於世界上的物事,藝術家將繪畫從平面延伸拓展至立體形式,以看似雕塑的寫實繪畫作品來逼近心中對於美感與生命本質的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