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索II-仲生與眾聲

6/15 (Sat) - 7/27/2019 (Sat)

李仲生,朱為白,霍剛,蕭勤,黃步青,陳幸婉,曲德義,李錦繡

李仲生
1912年生於中國韶關。1930年進入上海美專,加入中國最早提倡現代藝術的繪畫團體「決瀾社」,1932年赴日,因緣際會進入「東京前衛美術研究所」夜間部研習,深受藤田嗣治反學院式的教學啟發,作品連續參展日本最前衛的藝術展覽 「二科會」,獲免審查殊榮。1949年來台,一生致力於透過教學與寫作倡導世界前衛美術思潮及現代藝術。

留日求學時期接觸到佛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與超現實主義思維,創作手法融入超現實主義情境,在理性分析的構圖裡有發自內在潛意識驅使的能量隱現。中晚期作品以自動性技巧來表現抽象繪畫,東方書寫式的線條筆觸在畫面中恣意奔放疾走,在速度中纏繞著色彩,形構出富含暗示象徵性、多層次的精神性空間,縱橫交錯的十字形結構在拉鋸中透露出藝術家內心的衝突與糾結,暗湧的激情與生命力幾乎要掙脫壓抑一躍而出。

在三種類型的作品中,素描手稿使用最基本的紅、藍色原子筆,看似隨意的線條,在學生筆記本的格線之間攀延出超越維度的想像空間。同樣小尺幅的水彩、墨彩作品以明快真切的色線與充滿爆發性的色塊,在沒有起點亦沒有終點的留白裡自在遊走。油彩作品則讓濃稠厚重的色彩堆疊滿據畫面,凝聚一觸即發的情緒張力。

朱為白
1929年生於中國南京。本名朱武順,畫名為白。1953年在廖繼春的「雲和畫室」習畫,之後受到現代藝術先驅李仲生啟蒙,進而潛心追求現代藝術的表現形式。1958年起加入「東方畫會」,參與戰後「台灣現代藝術運動」,試圖以西方的抽象繪畫形式,探索中國傳統人文精神之思想價值與個人內在情感。

學習繪畫起步時期受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米羅與夏卡爾影響,亦成為日後從事兒童藝術教育的基礎。加入東方畫會後,勇於嘗試以非傳統的媒材與技法探索非繪畫性的創作,並逐漸由美學層次轉向東方哲學性的思考,使其作品越趨呈現極簡、質樸的風格,形成獨樹一幟的藝術語彙。出身於裁縫世家,他擅長運用刀剪,以利刃取代畫筆,將棉布、麻布、紙張等媒材切割、堆疊、拼貼,一道道的刀痕解構、穿透純淨的單色布料與紙材,使畫面產生層次分明的空間深度,讓作品超越繪畫的平面性限制。作品不僅表現一種視覺的形象,更展現出藝術家對於空間的思索,對生命的體悟與智慧。

霍剛
1932年生於中國南京。曾遠赴義大利,長居米蘭50年,近年返台定居。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台,1950年進入台北師範學校藝術科就讀。因緣際會受教於李仲生,思想畫藝受其影響至為深遠,成為1960年代達到高峰的「台灣現代藝術運動」代表人物之一。

早期創作主為超現實主義風格,作品充滿神秘主義與奇異性,然而此時創作的形制已開始著眼於幾何圖形的表現。定居於米蘭後,霍剛確立個人幾何抽象的創作途徑,並專注於繪畫本質的探究,從繪畫的基本元素:點、線、面與色塊,進而發展到整體構圖的研究,從中發展合乎藝術家體質的抽象表現。作品從「點」的元素出發,進行關乎畫面配置的哲學,生成各自的存在性。畫風從早期的實驗、沈鬱逐漸蛻變成近期的開朗、明快。霍剛的抽象語法以「減法」運行,簡約也蘊含詩意,建構了一個更具包容性的抽象世界,也呼應東方哲理主張萬物相容再生、孕育無限。

蕭勤
1935年生於中國上海,1949年赴台,進入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學校,並跟隨朱德群、李仲生兩位當代中國繪畫發展重要人物習畫,參與組織「東方畫會」,為「八大響馬」成員之一。赴西班牙留學後,旅居海外達40年,發起「龐圖(又譯作「點」,Punto)國際藝術運動」,再創辦「太陽(Surya)國際藝術運動」與「炁(Shakti)藝術運動」活躍於國際藝壇。1996年返台,應聘於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退休後榮獲義大利總統頒贈「團結之星」(Star of Italian Solidarity)騎士勳章。

蕭勤為五零年代中葉推動中國現當代藝術的急先鋒,更是在歐洲推動中、西方當代藝術交流的第一人。其作品源自道家及禪宗的哲學思想,融合東西方文化及現代藝術的創作經驗,以直見心性的手法,來實現本我之精神自覺。對蕭勤而言,藝術創作並非其最終極之人生目標,毋寧是透過創作手段,來探討生命之旅程,發掘心靈之潛能及體悟天人合一的真義。

黃步青
1948年生於彰化, 1976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1987年取得法國巴黎大學造型藝術碩士。黃步青於1969年隨李仲生學習現代繪畫,並研究「攝影的寫實主義」,以帶著照相寫實般的手法,描繪台北街頭往來的人群。1981年赴法留學期間大量學習與吸收新知,特別認同戰後貧窮藝術以樸素媒材展開人文的知覺與創新,並嘗試不同媒材與技法開始創作具實驗性與創造性的作品。

回台後開始進行複合媒材的裝置創作,使用拼貼、集合、裝置等手法,將日常生活可見、可觸的事物轉化為個人意念的表達。擅長使用水、木、草、鐵等原生材料或已失去功能的物質做為媒材,希冀透過造型語言的力量,洞察尋常事物的意義,發掘廢棄物件的美感,並賦予嶄新的意義。並透過畫布、立體造型、媒體藝術、環境藝術等多元創作形式,呈現某種宗教情懷的神祕意識。

陳幸婉
1951年生於台中,為台灣知名雕塑家陳夏雨之三女,1972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西畫組,1981年入李仲生門下學習,受其觀念啟發,做大量的自動性素描練習,並展開複合性媒材的創作實驗,在畫面加入油漆、石膏、布料等媒材,以增加肌理與量感,在刮、貼、畫等行動中,展現一種帶著美麗與頹廢的畫面特質。1992年取得法國藝術家十年居留,從此往返於歐洲與台灣兩地,2004年因乳癌驟逝於巴黎。

創作遊走於抽象表現與自動性技法之間,透過對多樣性材料的大膽探索,挖掘不同媒材之間的潛在有機形式,建構出剛柔並濟的視覺語言,大量的旅行經驗更啟發她將動物皮毛、舊衣、麻繩、木材與拾得物等加入畫面,創造出浮雕式的立體作品,繪畫的精神力道於焉突破平面框架,揮灑到空間之中。九零年代,陳幸婉開始用水墨創作大量作品,延續自動性書寫的精神,任墨水率性地流灑綿延於紙上。透過創作追尋一種純粹真實而沒有矯飾的原形與精神性,記錄藝術家自身對生命與自然的省思與體會。

曲德義
1952年生於韓國,1976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1974年隨李仲生學習創作,展開帶著潛意識特質的純粹抽象表現探索。1978年赴法國國立高等藝術學院及國立高等設計學院學習,並受俄國絕對主義馬勒維奇思想的啟發,創作上結合李仲生的心象抽象與馬勒維奇色面構成;李仲生啟發了他對潛意識世界的探索,拓展其藝術獨創性與表現力,而馬勒維奇則啟迪藝術家對於建構造型法則的嚴謹秩序。

曲德義投身抽象繪畫四十餘年間猶如頑童般瀟灑恣意地挑戰自我,對色彩的掌握及材質間衝突的美感呈現,總是有獨到的見解,不斷提出別於既往的大膽嘗試。歷經長時間對色彩的研究,作品中可見對比、互補及鄰近色系的融合與重疊;將看似感性天真的顏色自由地暈染揮灑,再以嚴謹節制的幾何色塊形式,達致畫面節奏在奔放與穩重間的平衡。結合東西文化由內在經驗所激盪出的抽象作品,既有幾何抽象的平塗、即興式的潑灑,也有中國水墨式的暈染,充分展現出曲德義對色彩的掌握。

李錦繡
1953年生於嘉義,1976 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1984年考入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畢業時獲「塔龍斯」首獎。1974-1976年間,李錦繡隨同班同學黃步青入李仲生門下學習。李錦繡作品多為抽象與半抽象形式的平面繪畫,她在李仲生啟蒙的現代藝術基礎上,持續進行與潛意識交流的心象式創作,展現具個人特色的形式語彙,其現代思維、前衛思想及國際觀點受李仲生、廖繼春、席德進及廖修平等影響極深。2003年病逝於台南。

早期關心的題材為家族與記憶的再現,留學法國時對透明材質與光影折射產生興趣,回台後轉向以東方的人文書寫性線條表現樹形及日常生活與物件交雜的多層次空間。李錦繡重視觀念,持續專注於人所存在的空間,擅長以速寫的手法捕捉空間的流動與穿透性,筆觸之間投入深刻情感,透露出主觀的情緒性,注重內在與作品的互動關係,表現屬於女性的細膩生命態度與情感。